旗峰侨学论坛第三讲成功举办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 2022-06-12 浏览次数:

2022年6月10日18:30,由中国侨乡(福建)研究中心、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主办,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高级研究院、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研究生会承办的中国侨乡(福建)中心旗峰侨学论坛第三讲《21世纪海外侨情的变迁》如期举行。讲座线下线上连线相结合的形式举行。侨务工作者、海内外的华侨华人和高校师生等二百余人齐聚一堂,共话华侨华人学术研究。

本次讲座邀请到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核心期刊《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杂志主编,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学术委员、致公党中央党史研究与党务工作委员会委员、首都统一战线同心服务团专家张秀明担任主讲嘉宾。

张秀明副所长长期从事华侨华人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侨务政策、国际移民的比较研究、新移民与留学生,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主持翻译了国际移民组织发布的《2011世界移民报告》《2013世界移民报告》《2018世界移民报告》《2020世界移民报告》《2022世界移民报告》。

本次讲座由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王群主持。张秀明副所长结合多年以来的研究经验与丰富案例,聚焦“百年变局下海外侨情的新机遇、新挑战”,围绕“新世纪以来海外侨情的特点”“影响侨情变化的四个因素”“后疫情时代加强华侨华人研究的思考”三方面展开分享。

张秀明副所长指出,新世纪以来海外侨情的人口呈增长趋势,且具有女性化、移民类型多元化、教育水平提高等特点,并举了颜宁、谷爱凌、杨振宁等人的例子说明侨情内部关系出现差异性显著、参政意识增强、认同演变等变化。

她认为,在居住国因素、祖籍国因素、中外关系和工具性因素这四个影响侨情变化的因素中,居住国因素是最直接的因素。在谈到后疫情时代加强华侨华人研究时,她提出要客观认识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严格界定和区分华侨、华人、华裔、移民、归侨的概念,从国际移民视角审视和看待中国的海外移民和侨务工作。

中国移民不是负担,更不是威胁,而是财富。后疫情时代,全球华侨华人受到很大冲击,华侨华人在海内外抗疫过程中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华侨华人也在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安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挑战,积极进行转型发展。

在解疑环节中,张秀明副所长对与会者提出的问题分别做了详细而深入的回应。在回答研究过程遇到的困难的问题时,她答道,资料收集是很大的问题,在调查的初步阶段,只能从已有的研究、中国在研究国的使馆和主流媒体新闻报道中获取信息。另一方面,人数的统计和确定统计对象的范围也是一大难关。她认为,身份认同具有复杂性,界定的边界是多元复杂的,受到教育水平、认知水平、文化水平的影响加之“中国威胁论”的洗脑,现代人的身份认同也是多元复杂的。

答疑结束后,王群书记对此次讲座作了总结。王群书记呼吁客观理性认识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消除偏见,为中国移民正名、为中国侨务工作正名。

本次讲座取得了圆满成功,中国侨乡(福建)研究中心主任林胜教授在讲座末尾后表示期待疫情过后能邀请到张秀明副所长来中心指导交流,希望能共同为强化海外侨胞的纽带作用,为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贡献更多力量。

图/尹梦伟 官李鸿

文/钟玫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