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系3月份学术沙龙简报

信息来源: 暂无 发布日期: 2021-03-24 浏览次数:

3月18日(周四)下午,心理系学术沙龙在人文学院305拉开帷幕。本次学术沙龙的主题为《智能驾驶离 我们有多远》,由郑新夷副教授做分享。心理系赵陵波、段华平、李艳华、钟佑洁、江燕、林敏、蒋苾菁、苏文亮等老师,以及部分2019级心理学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沙龙活动。

                      

                     

 

郑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智能驾驶的现状、发展水平。她提到自动驾驶总共分为6个等级,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汽车属于1-3级。她还提到自动驾驶是科技技术创新的结晶,科研人员相信自动驾驶代替人工驾驶将减少驾驶员的个人因素导致的失误,比如酒驾、攻击性驾驶,以及路怒带来的安全隐患。自动驾驶虽然理论上可以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风险,但是也因此带来了新技术的风险,特别是无人驾驶技术在特定环境下的突然失灵,人工干预无法及时介入导致的事故后果,成为自动驾驶研究领域的技术提升的驱动力。在此基础上,对想要买自动驾驶汽车的人,郑老师认为最好弄清楚该汽车平均开多少公里会有一次脱离(Miles Per Disengagement,MPD)。

                              

除了技术以外,自动驾驶中存在的伦理问题,也引起了与会者的激烈讨论。“当智能系统失灵的时候,是你(其他道路使用者)死我(驾驶员)活,还是你活我死?”“是保全老年人,还是保全年轻人?”“是保全多数人,还是保全少数人”——郑老师在分享中提出了拷问灵魂的问题,这些也是自动驾驶技术终要面对的道德困境。与会者针对各个问题都给出了自己认为合理的选择,但显然每个人心中的理想答案并不一致。随后,郑老师以一篇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研究(https://doi.org/10.1038/s41586-018-0637-6)为例,回答了当事故不可避免,自动驾驶汽车该怎么选的道德问题。该研究通过对来自233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万人用10种语言作出的4000万项决定,对以上伦理问题,也给出了一个粗略的回答。即在道德实验机器中,呈现出的三种十分强烈的偏好,分别为:保护人类而不是动物,保护更多的生命,保护年轻的生命。在研究者看来,这三个偏好应该为政策制定者着重考虑。但是,郑老师也提到,由于存在文化、经济等差异,到底谁生谁死这类智能时代的困惑仍然没有达成共识,还需要在未来做出更多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

          

          

最后,郑老师向大家介绍了自动驾驶过程中人类驾驶员的接管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自动驾驶过程中的突发状态需要驾驶人接管的时间从5s-11s,但研究发现最佳的接管时间为7s-8s,而且接管时间并不是越短越好。还有研究发现,手动驾驶接管速度快,自动驾驶接管速度慢,且接管10s-15s后,速度控制是不稳定的。同时,驾驶员的接管过程主要是受到前置时间、非驾驶相关任务、驾驶情境、驾驶员性别等因素的影响。郑老师认为现有的研究发现了最佳接管时间,但是对于男女司机的接管时间并没有区分开。在未来,针对男女司机的最佳接管时间的差异,可以做更多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