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工动态 > 正文

“三下乡”社会实践|福州大学“丝路心侨”实践队:青春暖侨乡 史韵铸侨魂

日期:2025-07-16 来源: 作者:

7月11日,福州大学丝路心侨”实践队赴侨乡故居和福清侨乡博物馆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山海连心系桑梓,青春燃情暖侨乡

上午,在镇侨联严和勇主席的带领下,实践队深入村居,走访慰问了因父母海外务工或家庭变故而长期留守的儿童及其祖辈,用脚步丈量侨乡困境,以真情温暖幼小心灵。

在福清江阴,繁华的侨汇背后,是一双双守望的眼眸。空巢老人与失依儿童,成为这片特殊土地上最令人牵挂的群体。是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实践队走入侨乡的第八年,看着留乡的孩子在红砖古厝间倔强成长也看着老人们缓缓迟暮。这些家庭中,孩子多与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父母辈亲情的长期缺位,仍是这些洋留守儿童心底最深的缺口。

这次走访不仅是为了送温暖,更是为了摸清侨乡后代的真实生存状态。当侨联干部与老人双手紧握,这份跨越代际的温暖,正为侨乡幼苗撑起一片希望的晴空。守护华侨留守儿童,需要更多这样的携手与坚持。

华侨精神薪火传 千年史韵谱新篇

为深入探寻福清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侨乡的历史痕迹,深切体会源远流长的侨乡文化,学习传承海外侨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下午,实践队走入福清侨乡博物馆。

福清侨乡博物馆已成为联结海内外福清人的情感枢纽。“侨乡文化的传承,是增强福清人民凝聚力与归属感的坚实纽带。”讲解者在参观中自豪地说道。当参观者在出口处回望,承载着林绍良深情的劳斯莱斯静静停驻,玻璃展柜中斑驳的罗盘指向远方。它们见证的不仅是福清人闯荡四海的勇气,更是千万游子跨越山海归家的永恒航向。正如入馆标语所说,“凡有华人处,必有福清人”,侨胞从福清出发走向世界各地,文化的薪火于无声处再续新篇。

学生们在参观完侨乡博物馆后感慨:“从弱小走向强大,侨贤的贡献让我们真正理解了爱国爱乡的深度。”这种“让各色文物汇聚一堂并开口说话”的实践模式,使年轻一代在历史现场获得精神成长。

/王译苓、叶旨妍

/陈天朗、张欣渝

编辑/陈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