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化实践队员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7月10日,福州大学“丝路心侨”实践队奔赴著名侨乡福清市江阴镇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员先后参观了福清市江阴镇归国华侨联合会和乡贤馆,并在侨联开展座谈会。
在侨联主席严和勇先生和侨联秘书林娟女士的陪同下,实践队员参观乡贤馆,学习杰出侨胞事迹。实践队员了解到江阴从古至今涌现的杰出人物,从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清代词人蒋春霖,到近代纺织巨子刘国钧、现代教育家吴研因,再到当代科技先锋、文化名家,众多乡贤事迹。通过丰富史料、珍贵实物与多媒体交互技术生动呈现,生动展示出了乡贤们爱国爱乡、崇文重教、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让参观者感受乡贤文化的独特魅力。作为连接历史与当下、凝聚乡情的重要平台,江阴乡贤馆不仅是对先贤功绩的崇高致敬,更是激励当代江阴人传承优秀品格、续写时代华章的精神家园。它将持续发挥存史资政、教化育人的深远作用,为城市发展注入不竭的文化动力。


座谈会上,侨联主席严和勇先生对实践队员的到来表示欢迎。他向实践队员介绍如今江阴人在海外谋生的历史及近况,从“下南洋”前往新加坡、菲律宾等地的“老侨”到远赴南非、阿根廷等非洲国家和南美国家的“新侨”,从小型超市到连锁百货,从“拉车”单一苦力劳动到开餐馆、开商店等多元工作,克服艰苦环境、不断奋斗的精神始终流淌在江阴人血脉之中。严和勇先生还指出,福清现有约有4万人在国外打拼,导致留在江阴当地的多为老人与小孩,对老人的赡养和小孩的抚育工作仍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他结合自己及其儿女在阿根廷奋斗开超市的事迹,激励实践队员们积极进取,报效家国。
严和勇先生说:“现如今,我们要感谢中国共产党,在他们带领下国家才能欣欣向荣,侨胞在海外能够更有底气。也希望实践队员们能够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成长成才,爱国爱党爱家乡,为国和家的发展尽力。”全体实践队员均表示受益良多。座谈会最后,“一带一路”实践队队长陈王臻代表实践队就江阴镇侨联对本次“三下乡”实践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文/陈王臻
图/陈天朗、张欣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