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工动态 > 正文

“三下乡”社会实践|福州大学“红土闽西艺脉传,客韵红心筑梦章”实践队:青春律动闽西红土,书香古村再谱新章

日期:2025-07-12 来源: 作者: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助力乡村文化繁荣与美育建设,7月9日,福州大学“红土闽西艺脉传,客韵红心筑梦章”实践队继续聚焦乡村美育提升与文旅资源活化利用,赴抚市中心小学和里兴村开展相关活动,以智慧赋能乡村发展新篇章。

精雕细琢展风采,美育浸润育童心

7月9日,红歌教学组的第三天工作在紧锣密鼓的排练中拉开帷幕。前两天已完成基础教学的扎实铺垫,因此,第三天课堂全面转向文艺汇演节目的精细化打磨。

合唱教室中,乘音合唱团的歌声格外嘹亮。在林瑶、邱雨欣等队员的指导下,孩子们对《歌唱祖国》和《红歌唱得满天红》两首经典曲目进行了深度排练。实践队员着重雕琢声部间的和谐与情感表达的层次,从气息控制到歌词咬字逐一精修,激昂的旋律在反复锤炼中愈发饱满。

(乘音合唱团排练《红歌唱得满天红》)

与此同时,舞蹈教室洋溢着青春律动。张芷华带领学生反复练习《青春再出发》的舞步,细致调整每个动作的力度与队形的流畅转换,汗水浸湿衣衫,但少年们舞动的身姿却愈发整齐有力,展现出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语言艺术排练同样精彩。彭雯琪指导的朗诵节目注重情感与节奏的融合,孩子们在抑扬顿挫的诵读中,体味文字的力量与家国情怀的厚重。

(张芷华排练舞蹈《青春再出发》)

(彭雯琪排练朗诵节目)

为确保汇演质量,实践队全体成员化身“专业评审”,进行了首次节目联排审核。他们认真观看每个节目的雏形,对整体效果和细节呈现进行记录讨论。

排练间隙,实践队员不忘劳逸结合,组织孩子们进行趣味游戏。欢声笑语驱散了排练的疲惫,轻松愉快的互动不仅增进了师生情谊,更让孩子们以更饱满的状态重返排练场。独唱小演员们也在队员的点拨下勇敢展示日益进步的演唱技巧。

(独唱节目展示)

下午,抚市中心小学校长张建宇亲临现场,与实践队成员进行深入座谈。张校长细致观摩了排练成果,高度赞扬了教学组的专业精神与孩子们的显著进步。他真挚感谢了实践队为乡村校园注入的艺术活力,并期待这场凝聚心血的文艺汇演能成为孩子们心中难忘的美育启蒙。

(抚市中心小学校长张建宇和实践队成员座谈)

当夕阳为校园镀上金边,第三天的排练在汗水与欢笑中结束。这场精心筹备的文艺盛宴,不仅是对实践队员们教学成果的检验,更是献给乡村孩子们的一份关于艺术、成长、集体荣誉的珍贵礼物。

探访书香古村落,把脉文旅兴村路

7月9日上午,龙岩市派驻村第一书记郭继彬与里兴村书记吴文铨带领红色文化与文旅调研组及产业调研组成员前往里兴村骊龙书香文化园参观调研。

(两位书记在介绍里兴村的基本情况)

在里兴村乡源馆,实践队员首先听取了两位书记对村情概况的介绍。里兴村是革命基点村,地处抚市镇西南部,地形狭长,人才辈出,文化程度普遍较高,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基于此特色,里兴村着力打造“书呆子”文化IP,已设计完成卡通形象,并计划开发相关文创产品,但目前面临后备干部与运营人员短缺的挑战。

吴文铨书记在讲述里兴村的村名由来

随后,实践队员实地走访了骊龙书香文化园。沿着石阶一路上山,队员观察到,该园集休闲、娱乐、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经过部分大块山石时,还能看到其上点缀“书呆子”“狼呆子”等叙事性彩绘。据介绍,文化园自2017年开业,后因疫情关闭,目前园内杂草丛生,落叶遍地蚊虫密集亟待修整。两位书记表示,重启工作已纳入规划,未来将着重提升园区互动性与综合体验功能,深化“书呆子”IP建设。

(实践队员在郭继彬书记带领下参观书香文化园)

通过本次调研活动,实践队员对里兴村的文旅资源禀赋与产业发展现状有了更加清晰的把握,为后续健全“书呆子”IP建设、盘活骊龙书香文化园资源、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和决策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 此行正是青年学子深入基层、了解国情、增长才干的生动实践。队员们在抚市中心小学以艺术之美点亮童心,播撒美育种子;在里兴古村深度调研文化资源,赋能文旅发展。带着对红土地的热爱与对乡村振兴的思考,福大青年将继续以所学所长服务乡村,在广袤的基层实践中锤炼本领、贡献力量,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