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帮助新生树立正确学术观念,明确学术道德边界,9月8日上午9点半,人文学院2025级研究生新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专题讲座于院办202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学院工会主席魏德毓老师主讲,全体新生参会学习。
魏德毓老师以真实案例与深度剖析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学术诚信展开系统讲解。他援引实际案例,深入揭示其背后反映的学术生态问题,使新生直观认识到学术不端的严重后果。随后,他结合当前学术环境,指出论文审核标准日趋严格增加、抽检比例不断提高的现状,强调严守学术规范的重要性。
针对新生可能面临的学术困惑,魏老师特别探讨了AI查重的可靠性问题,剖析人工智能辅助写作中存在的数据偏差与造假风险,提醒同学们理性使用技术工具,坚守学术原创底线。
在学术方法与创新层面,魏老师强调田野调查作为研究基础的重要性,并提出“沿袭与突破并重”的创新路径,鼓励同学们在尊重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勇于质疑和超越。他还从社会需求出发,阐述学术研究回应现实议题,融汇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实现学术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本次讲座内容翔实、针对性强,不仅系统传授了学术规范知识,更从思想层面筑牢新生的诚信根基。与会新生纷纷表示,将以此为契机,严格遵守学术道德,秉持严谨态度投身科研,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贡献力量。
学生心得
2025级音乐学研究生 郑思营
我十分荣幸能在开学首日就受益匪浅,稛载而归,魏老师以其生动且丰富的个人经历对我们在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方面给予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在讲座中我们知晓了学术道德的重要性,在研究过程中须把握好自我作为研究者与他人、学术共同体、合作者、被研究者等多方的关系;此外在学术规范方面,要注意引用、发表等方面的规范与自觉。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论文审查机制愈发严格的当下,更要辩证地看待人工智能在论文中的应用。本次讲座让我对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希望此后能将今日所获投入实践中,并在往后研究生三年中能学有所成,写出华彩且优秀的论文。
2025级应用心理学研究生 刘平安
今天很开心能够参加魏德毓老师关于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的讲座,收获颇丰。魏老师以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将严肃的学术话题讲述得生动有趣,又在轻松氛围中引人深思。我也深刻认识到,学术道德是科研工作的生命线。知识生产推动社会进步,一旦出现造假、抄袭等行为,将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同时,老师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唯有深入实践、扎根现实,才能发现真问题、做出真学问。感谢学院提供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我会牢记老师的教诲,在今后的学术道路上严格要求自己,追求真知、恪守规范。
2025级社会工作研究生 蔡宇
今天,我有幸参加了魏德毓老师主讲的学术道德与规范讲座,感觉收获颇丰,如一场及时雨,为我未来的学习与研究指明了方向。魏老师没有使用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通过大量自身真实案例,将“学术诚信”这个看似宏大的概念,变得具体而清晰。他生动地为我们讲解了什么是抄袭、剽窃、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并教导我们要想获得深入的学术知识要多参与田野调查。这让我明白,学术知识的积累和学习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书本,要勇于实践,在实践中获得更深刻的认识。此次讲座让我警醒,做学问就如同做人,必须脚踏实地,来不得半点虚假。它为我敲响了警钟,我会将今天的所学所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未来的学术道路上,始终心怀敬畏,做一个正直、严谨的求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