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人文学院舞蹈团指导教师张晓梅携团干部及部分团员共同排演的舞蹈作品《马兰花魂》连续亮相大型舞台,在舞台之上诠释科技工作者们的奉献担当,展现人文学子青春风采。学院团委特邀《马兰花魂》舞蹈团队作创作分享,与师生讲述这场精彩戏剧的幕后故事。
启幕之前——用心排演杰出事迹
选择《马兰花魂》作为演出剧目,是综合考量的结果。“一方面是榜样学习。我们作为工科院校的舞蹈社团,选择有时代精神、有经典价值的作品,向国内顶尖院校舞蹈社团看齐,这本身很有意义。另一方面是精神传承。致敬先辈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先辈们廉洁自律、为国奉献,这也与福大‘三种精神’相呼应,也是我们大学生应该去追寻的。”张晓梅老师向学生记者介绍。
前期排演令人印象深刻。演员同学表示,“有一个舞蹈动作是跪下腰,练到大家膝盖都是淤青,基本就没有好过。但大家其实也没有怎样(抱怨),就克服一下。”“动作我们反复琢磨了很多次,重复了很多遍,到最后大家已经形成肌肉记忆,站在那里,自动就可以做出后面的(动作)。”
舞台之上——巧思展现奋斗历程
为呈现一场精彩演出,《马兰花魂》团队师生对背景画面和灯光编排进行精心设计,在舞台视觉方面下足了功夫。演出启幕时,背景画面是璀璨星空,带领着观众回溯时间,仿佛亲眼见证科研工作者们的攻关情景;原子弹发射成功那一瞬,蘑菇云腾空而起;最后,画面回到戈壁滩沙漠,遍地马兰花开,展现奋斗精神在祖国大地上的传播。而灯光设计方面,从“昏暗”到“聚焦”再到“暖色”的灯光变化,分别对应着日夜坚守、攻坚克难和成果诞生的奋斗历程,色彩服务于舞台演绎,真正让观众沉浸在故事情节之中。
舞台上,一张大大的工作台格外醒目。作为剧目核心道具,这张桌子背后融入了许多巧思。“这是作品的灵魂,科技成果实际上就是在这样一张工作桌上奋斗出来的。所以我想,发射基地是第二战场,这张工作桌就是第一战场。他们围在桌子旁形成一圈,就是体现先辈们这种日夜兼程,在思考、在工作、在攻克难关——实验成功之前一定有非常多难关要攻克。实际上他们(演员)在那张桌子上所完成的可能有整个舞蹈接近一半还要多的部分。”张晓梅老师回忆道。
演员之声——切身感悟先辈精神
在反复练习中,演员同学们对先辈精神的感悟不断加深。对故事的深入理解让表演有了“灵魂”,变得更加生动。以艺术形式呈现老一辈科学家的奋斗精神,也让许多演员同学有了独特体验和切身感悟。
“首先肯定是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的爱国情怀,还有他们在大漠中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那种精神。然后就是永不放弃,在那艰苦的条件下,仍能不顾自身的安危,不顾自己的个人利益来为国家做出贡献。这些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就舞蹈本身来说,我们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来生动地展现出像邓稼先这样的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在那种艰苦环境中的坚持、奋斗,让观众直观感觉到那种科研热情和爱国情怀。从精神传承的角度来看,我们作为年轻一辈以舞蹈为载体,把老一辈的精神传承下去,弘扬科学精神和爱国精神,这是一个很好的传承方式。科研和艺术的结合也为舞蹈提供了新的创作题材,让我们舞蹈更有内涵。”
“这个舞蹈我觉得不仅有主角,还有每一位演员。在最后一个场景,老年的邓稼先从人群中显现出来,手中拿着代表奋斗精神的马兰花。聚光灯照在白发苍苍的邓稼先身上,而背后是无数科研工作者在支持着他。”矢志奋斗、默默奉献的科研工作者们,扎根逆境、无惧风沙,正如那荒漠之上的马兰花,坚韧地开放。
人文之美——讲好舞台艺术思政
《清风徐来》的一心为民、《嘉木留芳》的筚路蓝缕、《马兰花魂》的矢志奋斗……人文学院立足学科特点,积极探索艺术思政教学形式。如何结合专业特色,展现先辈精神,做好艺术思政教育?作为音乐学系的专业教师,张晓梅老师对此有着非常深刻的体会。
“我认为要从三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一是展现艺术特色。《马兰花魂》里有邓稼先以及一群科技工作者,《嘉木留芳》里有卢嘉锡,也有福大办学时伴随他工作的其他前辈,这些剧中人物既是一种形象,也是一面精神旗帜。艺术思政内涵是很丰富的,如大学精神、杰出人物榜样等等,要用新眼光去挖掘这些内容。
二是深耕精神内涵。同学们在艺术体验和实践中去坚持、去吃苦,去感受先辈精神,最后以非常优秀的姿态展现在舞台上。所以我想他们经历的这些辛苦,就是在一种真实的体验当中,去感悟思政的内涵。我觉得这是艺术和思政结合的一种特色。
三是传递美的力量。为什么演员们坚持,为什么苦吃下去还都乐呵呵的?我想他们应该也都感受到美的力量了。通过自己的舞蹈,通过艺术实践,去感受美的力量,同时也向老师、同学们汇报,去传递这一份美的力量。”
图/人文学院
文/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