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福州大学第398期嘉锡讲坛暨国学讲堂顺利举办

信息来源: 暂无 发布日期: 2017-05-29 浏览次数:


5月29日晚7点,“承善济美·爱国齐家”福州大学第三届传统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五暨第398期嘉锡讲坛在博学厅成功举办。福州大学学生工作处副处长施卫华、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郑志刚、人文学院薛美秀老师等出席了本次讲坛。

本次讲坛有幸邀请到了现任韩国东亚文化学术会议副会长、东亚人文学会副会长、中国屈原学会常务理事朴永焕教授,为我们讲解“当代韩中文化交流的现状——兼思考流行文化的内涵”的有关知识。在中韩文化交流愈来愈频繁的今天,韩流文化在中国备受追捧,本次讲座也是吸引了福州大学众多师生的目光。

讲座伊始,朴永焕教授便向在场观众说道:“对不起,我不是来自星星的你,我是来自东国大学的朴永焕。”幽默的开场白,博得了大家的一片掌声。接下来,朴永焕教授带领大家回顾了现当代中韩文化交流的三个阶段。他提出,早在上世纪70-90年代,韩国便掀起了“中华热”,武侠小说大为流行,韩国年轻人由此熟悉了“炼丹”、“内功”、“峨眉派”、“华山派”等术语。在影视界,港台拍摄的电影如李小龙的《精武门》 、《唐山大兄》、《猛龙过江》等都受到韩国年轻人的青睞和追捧。韩国人每逢节日都会去欣赏成龙、洪金宝等主演的武打片。而在1992年中韩建交之后,汉风文化再次劲吹韩国。赵薇主演的《还珠格格》,成为当时中国电视剧的代表。姜文、巩俐、范冰冰、章子怡等中国电影明星在韩也颇受欢迎。

他同时提出,随着韩中两国经贸文化交流的日趋频繁,“汉语热”应运而生,报考中文系的高中生逐年增加。目前在韩国,130多所大学设置了中文系或曰中国学科。在世界各地参加汉语水平考试的11万人中,7万名考生是韩国人。

接下来,朴永焕教授以香港为例,分析了文化开放与融合的重要性。他指出,韩流文化是在多种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既扎根于韩国既有土壤,又汲取了中国文化的审美观,吸收了日本文化的内涵,同时融合了西方科技。因此,韩流文化不仅是韩国的文化,更是世界的文化。

朴教授提出,韩流文化反映了重视礼节与家庭的儒家传统长幼有序、谦恭有礼的传统儒家伦理道德。这种文化认同感,是中国观众热爱韩国家庭剧的重要原因。

在深入剖析了中韩文化的同源性之后,朴教授以“端午节”申遗事件为例,客观深入地分析了中韩文化交流存在的一些问题。他指出,韩国的江陵端午祭是儒教式的一种萨满祭祀活动,主要是当地群众祭祀地方的保护神和其他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同时还有一些群众性的娱乐活动如投壶、摔跤、官奴假面具、打秋千比赛等。这与中国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的端午节是两回事,两者的相同点是时间框架都是在中国的端午节期间举行。

讲座的最后,朴永焕教授意味深长地说道:“韩中文化交流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其间有过兴衰荣替,潮起潮落。倘有高山,必有深溪。希望两国人民理性地看待带有刺激性的新闻和信息。将来该国的学术界、文化界、宗教界共同携手合作,以主动、客观、理性的态度,建言献策,最后化解或解决矛盾,取长补短,推动和继承东亚文化的优点,使之走向世界。”

人文学院 卢文丽 文/摄